河北滄州市,毗鄰京津,與雄安新區接壤,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因東臨渤海而得名,意為“滄海之州”,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孕育出運河文化、武術文化、雜技文化、詩經文化、醫藥文化、渤海文化六大特色文化脈系,涌現了中醫學開啟者扁鵲、邊塞詩人高適、元曲大家馬致遠、《四庫全書》總編纂紀曉 嵐、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等歷史名人。
去年以來,滄州市充分發揮“近京”優勢,深挖文旅資源,大力推動大運河沿線文旅項目建設,打造多彩旅游場景,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提升“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海獅城·文武滄州”文旅品牌影響力,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到訪滄州。
深挖資源優勢
千年大運河畔再現繁華盛景
欣賞舞麒麟特色非遺展演、觀看“南川喜事”情景劇、體驗金石傳拓,這個端午節假期,京杭大運河滄州段各景點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動。6月8日-10日,滄州首屆火鍋雞文化節也在古運河畔拉開帷幕。“今年‘五一’假期,我們曾舉辦百余項文化活動,吸引游客約92萬人次,滄州也躋身全國‘五一’期間最受游客歡迎20個小眾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六位。”滄州大運河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靜雅告訴記者。
端午節期間,滄州首屆火鍋雞文化節在南川老街朗吟樓廣場舉辦,為市民和游客帶來獨特的美食體驗。 王良俊攝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是滄州的母親河,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源泉和記憶符號。滄州段河道遺址景觀完整,至今仍保留著古河道形態。2022年9月,隨著5艘仿古游船緩緩離岸,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正式實現旅游通航。
“大運河滄州段旅游線路串聯了百獅園、大運河公園、南川老街、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園博園、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三角洲、呂家院等多個文化地標和休閑娛樂場所,每處點位都有獨特的風景。”羅靜雅舉例說道,例如,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包含力爭打造全國首個工業遺址更新的兒童友好示范樂園——罐罐樂園,三角洲建設了詩經園、百花園、百草園、百果園4個精品專類園,呂家院設置了一系列可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的新場景。
小朋友們在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罐罐樂園玩耍。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滄州是京杭大運河流經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城市,2022年,滄州市就制定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滄州段)建設保護規劃》。根據《規劃》,以大運河為紐帶,滄州將聚力打造9處旅游景區度假區、8處文化產業公園、15個古鎮古村和文旅小鎮、33個文化生態公園。對沿線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構建青縣田園生態文化線、捷地減河文化線、滄州—泊頭城河繁盛文化線、東光—吳橋最美運河文化線等7條精品文化體驗線路,帶動運河沿線高質量發展。
激活文旅市場
非遺旅游精品線路覆蓋全域
U型布局的商街通衢開闊,雜技雕塑、拴馬樁、鏢旗鏢箱等景觀小品隨處可見;明清風格的建筑,處處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漫步街區,還能偶遇各類文藝表演和互動巡游。今年“五一”剛開街的滄州坊,是大運河畔的“新晉網紅”。
雜耍藝人在滄州坊商街為游客表演。受訪者供圖
“滄州坊是市域內首個體驗式的?化?情街區,包括美食休閑、文化體驗、嗨玩游樂、特色購物等板塊。”滄州大運河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鵬介紹,其中文化體驗主要以非遺工坊為主,尤其是劉吉舞獅和三仙歸洞這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出,目前是街區文化氛圍的重要亮點。未來,滄州坊也將在街區中持續融入非遺元素,為游客零距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更多機會。
南川老街是滄州展示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傅新春 攝
千百年來,運河漕運的繁榮不僅惠澤了沿河流域的經濟民生,更孕育出璀璨的民俗文化,滄州武術、河間歌詩、吳橋雜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這座城市享譽全國的文化名片。截至目前,滄州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非遺項目123項。
近日,滄州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展示、展覽示范活動暨“點亮北方戲窩子”戲曲演出活動,在南川老街啟幕。舞臺上,滄州落子、滄縣獅舞、青縣哈哈腔等原生態文化藝術表演輪番上演。臺下的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非遺展示區里,泥塑、面塑等特色展品同樣吸睛。
滄州坊成為新的文旅地標,吸引大量游客來打卡。傅新春 攝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期間,滄州市還同步舉行了非遺購物節,并策劃推出‘又見運河 匠心傳承’‘詩經雅韻 獻王故里’‘渤海之濱 美食之約’3條非遺旅游精品線路。”滄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張廣越介紹,這是在“運河古郡 文武滄州多彩非遺之旅”入選全國20條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后,滄州市鞏固深化非遺與旅游融合的又一次探索實踐,同時也標志著滄州首次實現了非遺旅游精品線路的全域化開發。
瞄準重點客流
開行三趟北京來滄旅游專列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去年以來,面向京津精準定位消費群體,滄州市打造了大運河文化旅游帶、渤海濱海旅游帶、沿雄安生態康養旅游帶等,吸引越來越多京津游客來“打卡”。“滄州既有大運河,又有海濱風光,從北京乘高鐵不到一小時就能到,必須來看看。”北京游客馮女士說,這個端午節,她就帶孩子到滄州先感受了一次大運河研學之旅。
滄州市文旅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閆清廣介紹,“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市接待游客333.67萬人次,同比增長19.74%;旅游花費273802萬元,同比增長13.52%;京津游客40.04萬人次,占比達12%。近年來,圍繞京津冀文旅協同發展,滄州狠抓項目建設、文化傳承等,打造文化旅游名片。
6月初,位于滄州任丘市的上上巢水城項目現場,大型機械轟鳴作響,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項目占地408畝,總投資約30億元,目前正在進行基礎施工。”上上巢水城項目負責人閆長水說,項目地處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緊鄰雄安新區白洋淀,離京開高速任丘北出口僅兩三公里。按照規劃,項目將以扁鵲文化、紅色文化等當地文化特色為背景,圍繞“旅游+康養”主題,建設魚媽媽水樂園、九朝官驛、蓬鵲山溫泉等,并將創意打造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小兵張嘎等情景劇。項目運營后,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5億元。
上上巢水城項目現場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加快大型文旅項目建設的同時,滄州去年聯合中國鐵道旅行社集團,以高鐵‘滄州號’運行合作為契機,舉辦主題旅游活動,開行三趟‘北京-滄州’旅游專列。”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滄州還組織全市8個縣(市、區)11家文旅企業參加2023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展示滄州文旅最新發展成果。“下一步,滄州將借勢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錨定京津冀文旅融合關鍵點,加強與京津企業合作,打造差異化文旅產品,進一步引客入滄、引客留滄。”